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 > 行业新闻

结构的调整南京示范亩产800公斤-江苏 国稻种芯·中国水稻节

发布时间: 2024-11-06 08:54:57 |   作者: 乐鱼体育直播下载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集体采写 记者 刘全民 孙敬清 杜莹 鲁舒婷 孔伟 朱旖旎 通讯员 傅廷凤 邢逸群 高金军 马盼盼 新闻中国采编网 中国新闻采编网 中国企业家手机报 谋定研究·中国智库网 国研政情·经济信息智库 国科院研·科技成果转化 中国农民丰收节国际贸易促进会 功能性农业·农业大健康大会暨国际农民丰收节贸易会 中国农民丰收节-国稻种芯·中国水稻节 国稻种芯·科特派共同体 国稻种芯·粮农科技产业园 国稻种芯·药食同源健康产业论坛 国稻种芯·百团计划行动 国稻种芯·绿色沃土计划 国稻种芯·现代饲料规划 国稻种芯·农业品牌培养 国稻种芯·三产融合方案 万赢信采编:

  南京市水稻秋收拉开帷幕。10月13日,中国农民丰收节-国稻种芯·中国水稻节活动现场,功能性农业·农业大健康大会-国稻种芯·粮农科技产业园示范基地收割机正在高淳区桠溪街道瑶宕村的稻田里来回穿梭忙碌作业,拉开了金秋水稻收获的序幕。眼下,该街道4.5万余亩水稻进入丰收季,为确保秋粮颗粒归仓,当地每天组织收割机和运输车辆抢抓晴好天气收获田间水稻。

  苏陕协作结硕果优良水稻获丰收。10月11日,国稻种芯·中国水稻节活动现场,群众在水稻开镰仪式上。当日,苏陕协作项目陕西省洛南县旱改水水稻种植示范园培育种植的150亩优良水稻开始收割。南京市江宁区和陕西省洛南县合作,充分的发挥江宁区科技力量,优化水稻品种,精心选育繁育,聘请农业专家对水稻的育苗、日常管理、施肥、病虫防治等方面做讲解指导,先后引进明香粳813和徐粳119等新品种水稻进行试种。

  功能性农业·农业大健康大会暨中国农民丰收节国际贸易促进会消息:今年试种成功并喜获丰收,亩产达600公斤,打破了地处秦岭深处的商洛全市多年不种水稻的历史。水稻种植的引进将有利于秦岭深山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并将通过大面积推广,助力农民增收,推进乡村振兴。

  眼下正是秋收、秋种、秋管的大忙时节。近日,“宁香粳9号”绿色高质高效生产现场观摩培训会在张家港和泰兴召开。来自全省各地的种植户和种子管理站人员对该品种大米进行了经验分享。据介绍,“宁香粳9号”由南京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选育,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农业大学教授万建民团队的最新科研成果,2020年通过江苏省审定(苏审稻20200027)。

  该品种具有米质优、软、弹、香、晶莹透亮,高产、稳产、丰产性好,抗倒、抗病、综合抗性强,肥料利用率高等突出特点,比普通品种少施20-30%氮肥,同时仍可获800㎏/亩的单产,适宜轻简栽培,生育期相对较短,便于安排茬口。

  此外,“宁香粳9号”充分结合了高产和优质,在口感、外观、耐储性上比一般优质软米有较大提升,是江苏优质食味大米的突出代表,获第三届全国优质稻品种食味品质鉴评(粳稻)“金奖”。近日,参会人员在常阴沙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常东示范方(种植培养面积1050亩)和杨舍镇南新村示范方(2000亩)现场观摩。

  同时,他们还现场观摩泰兴市根思乡示范方(1000亩)、泰兴市古溪镇万泰农业有限公司示范方(480余亩)。能看到田间即将收获的“宁香粳9号”长势清秀、秆青籽黄、穗大粒饱、稻穗齐整,呈现一派丰收景象。示范方理论测产均在每亩800公斤以上。

  “该品种是氮高效品种,尤其需要合理的肥水运筹,绿色栽培。期待该品种更好地转化推广,这需要科学栽培、市场推广、产业融合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万建民表示。南京农业大学党委书记陈利根在致辞中介绍了南京农业大学情况和“宁香粳9号”的基本情况、

  主要优点;南京农业大学副校长丁艳锋现场介绍了技术要点,参会人员品尝了今年新收获的水稻,饭香浓郁、米香扑鼻、晶莹剔透,并高度评价“宁香粳9号”的食味品质。江苏省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俞卫东强调“宁香粳9号”是好品种,好品种要有好的栽培方法,才能充分的发挥品种的优良特性,在推广中要注重良种良法结合、注重品牌打造、做好市场推广、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江苏省农业农村厅总农艺师唐明珍指出,“宁香粳9号”集米质优、食味佳、早熟、抗病虫、高产、氮高效等优点于一身,要求加强协作,共同推广好“宁香粳9号”品种,推进“种”“粮”一体化发展,要求着眼于农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保障农业种业安全,确保粮食安全。此外,江苏各地种植“宁香粳9号”的地方分别介绍了当前的种植推广情况和下一步推广计划,并就田间管理措施、抗灾应变措施等进行了经验交流。

  近日,江苏省粮油学会公布了江苏省20家粮油科普基地名单,溧水区供销社3000亩水稻基地榜上有名、全区唯一。近年来,溧水区供销社在实施农业生产“三品一标”(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提升行动中担当作为,积极打造“溧水大米”优质稻米基地,进一步提升农产品品质,创建农业特色品牌。

  “溧水大米”优质稻米基地位于和凤镇石臼湖畔,引用南京天空之镜石臼湖水灌溉,一年只种一季,由江苏省农科院王才林博士担任顾问。“溧水大米”的种植、加工、销售等全产业链质量安全控制和信息追溯体系参照溧水·中国好粮油(南京)推介会上发布的《湫湖大米团体标准》及质量管理和控制办法。

  高于普通标准,米粒呈椭圆形,表面圆润,晶莹剔透。煮熟后的米饭口感柔软滑润,富有弹性,冷而不硬,有淡淡的幽香,深受广大市民喜爱。今年,基地引进南粳晶谷、香糯等7个南粳新品牌,并建设水稻物联网省力化种植示范区,带头试验示范水稻种植前沿技术。

  下一步,溧水区供销社将继续依托“溧水大米”水稻基地,努力推进种植、加工、服务为一体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在品种、品质、品牌以及标准化生产上发力,推行绿色高效生产,加强产销对接、产学研对接,在实现粮食生产提质增效的同时,为公用品牌内涵提供科技支撑,实现公用品牌的品牌带头、行业带头、产业带头作用,实际做到种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着农民销。

  俗话说:春旱不算旱,秋旱减一半。当前南京市秋收作物基本处于产量形成的关键期,然而,近期全市持续高温晴热天气,土壤失墒加速,水分蒸发加快,高温伏旱趋势明显,对农作物、水产等农产品均产生一定的影响。南京市各区农户、水产养殖户、有关部门等纷纷行动起来,采取多种举措,战高温、抗干旱,千方百计保障农产品好收成。

  8月18日凌晨2点,江宁区汤山街道阜庄村生态型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内,8台水泵机声隆隆,正不断地将生态塘内的水抽向南京太和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千亩生态稻田,为水稻“解渴”。现场技术人员介绍,这俗称“跑马水”,把水从塘里抽上来后,灌入稻田,停留个把小时让水稻冲个“凉水澡”,然后流入下一块稻田,最后再回到生态塘内,某些特定的程度上缓解稻田干旱情况,还能节约用水。

  进入8月,水稻陆续进入拔节孕穗期,持续的高温干旱对水稻产生非常明显不利影响。太和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叶红兰首先想到自救。示范区内规划建设了一个生态塘,一方面用于养殖鱼虾,另一方面可作为应急水源,此时可用来给稻田“解渴”。

  为此,合作社购置了8台水泵,避开高温时段作业,每天凌晨2点开始抽水,持续到上午8点结束,同时安排8名工人凌晨5点至上午10点下田人工除草,保障水稻正常生长。“按目前形势来说,我们再坚持一个多月应该没问题。”叶红兰说。当日上午7点多,栖霞区龙潭街道太平村村口,一片片水汪汪的稻田平整地排列在道路两旁,长势喜人的稻子让村民笑眯了眼。

  “看到没,我们田里不缺水!”种粮大户王顺和记者说,每天上午,村里合作社的技术人员都会和村干部们一起开闸引水,给稻田进行充分灌溉;到了晚上,他们又会将水全部放掉。如此规律的“晨灌夜排”自救,让水稻生机盎然。连日来,南京市各区农户积极展开自救,通过给农田补水“解渴”、加强田间管理、落实高温热害防范措施等,为水稻的健壮生长、夺取最后的丰产丰收打好基础。

  开水闸、查塘口……18日上午10点半,烈日炎炎,南京龙鲫水产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邢志伟仍在六合区龙池街道朱营村的龙池鲫鱼核心示范养殖基地忙碌着,看着汩汩清泉从滁河源源不断地涌入,塘口水温不断下降,一颗悬着的心才算放了下来。

  邢志伟介绍,鲫鱼的生活水环境不宜超过30℃,否则会引发食欲不振等问题。然而,近期高温导致塘口水温始终在34℃左右,为给鲫鱼降温,他和工人们每天都要连夜把塘口水抽掉一部分,再从滁河提水补水。“相比塘口水温,河水温度要低4℃左右,坚持每天换水,可以让它们免受高温蒸煮。”邢志伟表示,通过开闸补水,每个塘口水深都不低于2米,鱼儿们潜入水底,不受阳光直射,尽享清凉。

  从六合向南100多公里,江苏华海种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强发旗正在高淳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生态养殖地的自家蟹塘里忙着为螃蟹开“凉方”降温。眼下正是螃蟹关键的第五次蜕壳阶段。“人要防暑,螃蟹也是。”强发旗说,对这个阶段的螃蟹来说,温度非常重要。

  当水温超过30℃时,螃蟹摄食量会下降;持续超过33℃时,螃蟹会不吃食,无法正常生长蜕壳,甚至会死亡。为避免水温过高,他每天都带领工人给蟹塘补水,将每个塘口水位保持在1米以上,从而有效调节塘内水温。

  水草也是螃蟹度过高温天的一个关键。近期强发旗组织工人补种了水花生、金鱼藻、龙叶黑藻等耐高温水草,不仅能为螃蟹遮阳,还可当作螃蟹的食物。“高温天还要留意蟹塘溶解氧的问题,目前塘内的各类增氧机每天开机20小时之后,防止螃蟹高温缺氧。”强发旗介绍。

  目前,浦口区汤泉农场3000亩水稻长势正盛,陆续进入拔节孕穗期。连日的高温,使农场的灌溉频率相较往年增加了20%左右。在田埂边,农场工作人员掏出手机,点击“水泵控制”,只见水泵中的水快速涌动,奔向田间。

  “现在是强根壮秆攻大穗的关键时期,如不及时灌溉,将会极度影响收成。”工作人员表示,依托浦口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建设,农场与农芯(南京)智慧农业研究院共同做到了“一部手机就是一座灌溉站”。农业是“靠天吃饭”的产业,但跟着社会发展,科技的助力,使得农业生产增强了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同时,各有关部门的科学统筹、指导服务,也在为农业生产保驾护航。

  溧水区近期启动全区抗旱IV级应急响应,除了保供水不松懈,还加强了田间管理指导。8月14日,溧水区农业农村局组织48名农技人员,分8个服务小组,深入田间地头,查苗情、墒情、病虫情,判断旱情发展的新趋势,指导农民因地因时因墒落实防范措施,努力减少损失。截至目前,该区农业农村局累计组织农业科学技术人员开展抗旱、防病虫技术服务指导450余人次,力争将农业生产损失降到最低。此外,高淳也启动了抗旱Ⅱ级应急响应。

  在做好抗旱补水的同时,该区明确要求“农业种养殖技术人员,下田下塘细致指导”,下发《关于抓好抗旱保农业生产工作的通知》,制定《农作物夏季高温应对措施技术意见》等技术指导意见,并深入开展“战高温、下塘口、入田头、强服务”活动。7月以来,高淳区“三农”系统先后召开各类抗旱培训、会议28次,走访培训各类经营主体(农户)6780户(次),组织技术指导员深入田间塘口开展指导服务690人次。

  结构的调整南京示范亩产800公斤-江苏 国稻种芯·中国水稻节-农民丰收节-国稻种芯·水稻节